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我院 >> 新闻内容媒体看我院

夏至已至,“中医养生锦囊”请您查收!

发布时间:2022/6/21    浏览次数:881    选择字号: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白昼达到一年最长,也标志着炎夏的来临。

(挂网稿)夏至已至,跟中医专家一起了解养生知识72.png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庞志勇介绍,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耗伤阴津、损伤心气,容易导致精神疲倦、食欲不振,甚至引发脱水、中暑等疾患;而过度贪凉饮冷又容易损伤阳气,引发消化不良、腹泻,甚至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因此,健康度过炎夏,作息、饮食等需要更加注意。

一、作息需顺应自然规律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庞志勇建议,夏季作息应该顺应阴阳变化的规律,每天尽量在晚上11时前入睡,早上日出起床。睡眠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在中午小睡,短暂的阴阳交替能够很好地补充体力,保持旺盛的精力。

(挂网稿)夏至已至,跟中医专家一起了解养生知识394.png

夏季外界阳气旺盛,自然界万物繁茂,在人体内对应心气,也是养阳气、养心气的季节。情志方面轻易不要动怒,以免阳气疏泄太过;建议保持心情愉悦,使阳气通泄自如,人体脏腑功能正常。

二、饮食可适当食用“酸”“苦”食物

夏季气温较高、体力消耗较快,胃肠负担较重,可以进食一些清淡而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鸭肉、虾仁、黄瓜等,容易消化且可以给机体提供较多的能量。

夏季汗出过多、补充水分尤为重要,多喝水,适量进食杨梅、西瓜等水果,可以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使机体内环境稳定。“苦”能清热养心、“酸”能敛阴开胃,补充一些像苦瓜、莲子、陈醋一样的食物可以清热泻火养心安神、敛阴防止汗出过多、保持良好的胃口。

(挂网稿)夏至已至,跟中医专家一起了解养生知识688.png

 庞志勇提醒,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胃肠较弱,过多进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食物过度油腻则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容易诱发胆囊炎、腹泻甚至痢疾等急性疾患。

三、适宜进行舒缓的户外运动

夏季天气炎热,适宜在户外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庞志勇建议,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在清晨、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活动地点可以选在公园、河边、树林等空气新鲜、氧气充足的地方,运动方式以舒缓放松为主,推荐太极拳、瑜伽、游泳等。

(挂网稿)夏至已至,跟中医专家一起了解养生知识895.png

运动忌在空调房间进行或运动过于剧烈。室内运动不能获得充足的新鲜空气,且空调大开,温度较低,运动后汗出毛孔打开,容易受寒出现外寒内热型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挂网稿)夏至已至,跟中医专家一起了解养生知识973.png


四、高温天气可食用清热利湿食物

近几天来,河南气温骤升,持续在38℃以上,很多人都觉得暑热难耐、精神不振。庞志勇建议,一定要避免在室外或高温环境久待,注意补充水分,按时作息、养好精神,同时推荐绿豆薏米粥、冬瓜虾仁汤、冰镇酸梅汤等饮食,以清热利湿、养阴安神、健脾开胃。

另外天气炎热、湿气较重,易出现中暑、胃肠型感冒等疾患,可以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提前为家人准备一些“防暑祛湿”中药代茶饮。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是养阳气的最好时机,庞志勇介绍,阳气虚弱或体内寒气较重人群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艾灸、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方法补充阳气;一些冬季反复发作的寒性疾患也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以减少复发。

(挂网稿)夏至已至,跟中医专家一起了解养生知识1283.png

 

“神阙龙火药灸”防治肺病

(挂网稿)夏至已至,跟中医专家一起了解养生知识1300.png


夏季养阳穴位贴敷、中药熏洗

 

2.png


科室简介

肺病科(老年病科)是院重点临床科室。现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张明利,高级职称5人。

优势病种:擅长诊治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

特色疗法:遵循“中西合治,标本同治,内外兼治”的宗旨,即以现代科技明确诊断,以中医药方法为主治疗疾病;在疾病发作期中西结合迅速控制症状以治其标;缓解期以传统中药内服,结合中医外治、膏方调理等以固其本。科室创制的“全肺大药泥外敷”“神阙龙火药灸”等中医特色外治法,综合治疗疾病。

院内制剂:研制出益肺康胶囊、胆龙定喘胶囊、蝉蜕止咳颗粒、咽喉宁合剂等特色制剂,疏风清肺方剂、扶正御肺方剂、养元通络方剂、益气活血解毒方剂等院内协定处方。

服务热线:0371—66347592


(文章来源:《大河健康报》6月21日A13版    记者:吴文可    审核:郭致远)




医院简介 | 资料下载 | 健康讲座 | 院容院貌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7号 邮编:450004

联系电话:0371-66322590 Email:hnitcm@163.com

豫ICP备18040360号 技术支持:维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