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动态 >> 新闻内容医疗动态

关于“门静脉高压症”,您听说过吗?

发布时间:2024/5/16    浏览次数:259    选择字号:   

门静脉高压症?相信大部分人在听到这个词语时,第一反应就是和小编一样:一脸懵。

而事实上,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表现,如何防治门静脉高压是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因素。

今天,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团队,就给大家科普一下“门静脉高压症的判断方法和最佳治疗方案”。

什么是门静脉高压症

d50e3bc30a3e53d8fe5f6f6a69093a27.png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门静脉压力持续性增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等。肝硬化是导致门脉高压的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

如何判断门静脉高压

正常门静脉压力为13—24cmH2O,平均为18cmH2O,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可达30~50cmH2O。直接测量门静脉压力创伤大、风险高,且腹内压力改变等因素会对结果造成干扰。

 目前临床上公认最准确的评估方法是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即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压与肝静脉自由压之差,反映了门静脉和腹内腔静脉之间的压力差,消除了腹腔内压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值为3—5mmHg(1mmHg=0.133kPa)。当数值>5mmHg时,提示患者存在门静脉高压,此时建议患者积极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的危害

肝腹水

b47c3d5a777fa2333cbebf330b101215.png

腹水的形成因素众多,其中门静脉高压是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门静脉血压增高,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收减少而漏入腹腔,是腹水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门静脉高压可导致顽固性腹水,表现为腹胀、腹部隆起,出现自发性腹膜炎可出现腹痛等症状。腹水超声或者腹部CT检查等可评估腹水情况。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持续门静脉高压,机体代偿性开放侧枝循环,引起静脉曲张,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曲张静脉管壁薄弱、缺乏弹性收缩,难以止血,死亡率高。胃镜检查可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脾功能亢进及脾大

7606135e18c2d8eea1a0b91ce002fdb3.png

脾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及门静脉压力逆传到脾,导致脾脏淤血性肿大,造成脾功能亢进。此时,通常可在患者的左上腹部触摸到一包块,即肿大的脾脏。脾功能亢进可导致患者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可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脾超声检查等评估病情。

肝性脑病

e1742c287e9f981174a160e1f7a79120.png

肝脏代谢功能失常,使得对氨等毒性物质的代谢发生障碍,导致毒性物质积留。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被小肠吸收入血的有害物质绕行门静脉直接进入脑组织,最终促成肝性脑病。患者可出现智力减退,嗜睡,精神、行为异常,严重者可表现为昏迷不醒。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肝肾综合征

4174db35a145d162da3dcb72fca2077f.png

严重的门静脉高压,内脏高动力循环使体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肾脏血流灌注减少,肾小球过滤率降低,最终导致肾衰竭,发生肝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尿量减少、无尿,患者平时应关注每日小便次数及尿量。

门静脉高压如何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原因是乙肝后肝硬化,如果在疾病早期,可以采取内科治疗。如果患者到了中期,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的脾功能亢进,可以采取内镜及手术治疗。

如果到了中晚期,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可以采取介入、内镜、内科的综合治疗方法,来解决患者一系列的症状,比如呕血、腹水、意识障碍等。如果是到了晚期,患者有可能出现肝功能的失代偿、肝功能衰竭,甚至要采取肝移植的办法来进行治疗。


外科简介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专家团队、独具特色的诊疗手段、先进的诊疗设备及现代化洁净手术室。外科始终坚持走手术为主、保守治疗为辅,突出中医特色外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主要开展头颈、甲状腺、胸外、肝胆、泌尿、肿瘤、周围血管、肛肠、疮疡等相关专业的各种手术治疗。

优势病种:门静脉高压症、肝胆及胃肠良恶性肿瘤、甲状腺及乳腺良恶性肿瘤、下肢静脉曲张、腹部疝等疾病的诊治。

特色治疗: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根治性手术,保胆取石、腹部疝修补、肠梗阻、痔疮、静脉曲张等微创手术。

服务热线:0371-66347592、15136420982

(供稿:外科    审核:郭致远)

医院简介 | 资料下载 | 健康讲座 | 院容院貌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7号 邮编:450004

联系电话:0371-66322590 Email:hnitcm@163.com

豫ICP备18040360号 技术支持:维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