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动态 >> 新闻内容医疗动态

​【中西医科普】“艾”护健康

发布时间:2024/6/7    浏览次数:241    选择字号:   

“悬艾”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亦名"插艾",即以艾草悬插于门户、堂中、床头等处,以起到辟邪祈福的作用;也有民间用艾叶、菖蒲等制成美丽芬芳的花环佩饰,用以驱瘴。今天,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唐素勤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如何使用艾草守护健康”?

一、何谓“辟邪”?

《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艾草为我国传统民俗植物和著名中药材,素有“医草”美誉,性温,味苦、辛,有显著的驱疫防病作用。端午为夏节,此时自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活跃起来,多种传染病也相继抬头。端午插艾“避邪”实际包含的是预防疾病的寓意,是古人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是人们在端午节日进行一次集中性的卫生活动,是一次季节性疾病的群体预防日。

二、艾草的作用有哪些?

艾草可散寒止痛、调畅中下二焦气机,温经止血、治疗妇科血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叶可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提高葡萄糖耐受量,降低血脂水平,还具有止血、止咳平喘、抗肿瘤、镇痛抗炎、驱蛔杀虫等作用。艾叶挥发油、艾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抗病毒作用。

三、艾草怎么使用?

1.入药内服

历代医家提炼总结出关于艾草的处方有300余种,多用于治疗妇科、消化道及皮肤等方面的疾病。如以艾叶10g煎汤内服,可治疗脾胃冷痛等。艾草与不同药物配伍可产生多种不同的治疗作用,用于多种病证治疗。故入药内服当以临床医师临床辨证施治为主。

2.艾灸

艾灸疗法作为中国中医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应用历史悠久。艾灸治疗根本原理在于通经脉、调气血,以通为用。常用艾灸部位包括头灸、脐灸、头耳灸、耳灸、督脉灸、周天灸等。艾灸方式包括悬灸、隔物灸、艾盒灸、艾箱灸、葫芦灸、温罐灸、核桃灸等。



(挂网稿)“艾”护健康(2)839.png

悬灸

(挂网稿)“艾”护健康(2)944.png

隔物灸

(挂网稿)“艾”护健康(2)1049.png

艾盒灸 

3.熏洗、泡脚

以艾叶50 g左右,加水1500 ml左右,煎煮20分钟,用于熏洗或泡脚,可治疗皮肤疾病、痛症、炎症等。艾叶加花椒泡脚可治疗脚气、湿疹;艾叶加红花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静脉曲张等;艾叶加生姜泡脚对风湿病、关节炎有明显益处;艾叶加石菖蒲泡脚可明显改善痛风疼痛及肿胀。

4.食疗

中国古人就有食艾叶的习惯,通过食疗治疗各种疾病。如母鸡汤中加艾叶,可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失眠多梦等。艾叶50克煎汤后加入鸡蛋2个煮熟加白糖适量,连服6~10天可温肾安胎。煮大米粥时加入少量新鲜艾叶同煮,后加盐或者糖、蜂蜜,制成艾叶粥,清香扑鼻又略带苦味的口感。可清凉解暑又易消化,为夏季之佳品。

5.艾草的其他妙用

艾草面膜可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色斑,加速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可补水、保湿,起到淡化色斑的作用。含艾草纯露的喷雾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性、抗过敏性和消炎止痒、提神醒脑的作用。许多洗涤、口腔、驱虫产品等均添加艾叶或其提取物。总之,艾草在大健康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怎样选好“艾草”?

1.辨别新陈

采收一年之内的艾草为新艾,性燥、烟大、味烈、燃烧速度快、火力暴猛,不仅易灼伤皮肤,而且易伤及经脉,耗损元气,不能长期灸用。艾草存放在两年时间以上者,谓之陈艾,它火力温和、温度平缓、烟少、渗透性强、热能堆积效果明显。但陈艾也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并不是越陈越好,一般3~5年的陈艾较好,超过6年以上则质量下降。

2.辨别纯度

艾绒的质量还与纯度有关,一般出售时候会标示5:1、8:1、10:1、20:1、甚至30:1、40:1等。5:1即是指5千克艾叶制作出1千克艾绒,以此类推,比例越高说明纯度越大、杂质越少。用于养生保健的艾绒至少要5:1,如果是用于皮肤直接灸,则要求10:1以上,否则会很疼。艾绒越精细,其火力越柔和,艾灸温度则越低,故艾绒并不是越纯越好。

3.经验鉴别方法

“一闻”。闻气味,陈艾制做的艾绒气味并不强烈,好的艾绒香味纯正,无异味或者霉味,燃烧后的艾烟不呛人。

“二搓”。用手指搓一下艾绒,感觉一下其中的杂质含量。好艾绒像棉花一样柔软,感觉不出有杂质;而纯度差的含有艾茎、叶脉及其他杂志等一搓就会发现有细小的硬物。

“三看”。看色泽,陈艾制做的艾绒颜色发黄,类似干燥的黄土,纯度越高就越黄。另外,观察艾绒的燃烧情况也是鉴别其质量的重要方法。好艾绒燃烧时冒出的烟比较白,烧完后灰烬形状固定,将灰烬敲碎后,中间灰呈白色。质量差的艾绒燃烧时烟很大,发黑,并且有响声,烧完后灰烬形状不规则,中间的灰色不白而偏黑。

(挂网稿)“艾”护健康(2)2235.png

艾草

(挂网稿)“艾”护健康(2)2340.png

干艾叶

(挂网稿)“艾”护健康(2)2445.png

艾绒

(供稿:唐素勤    审核:郭致远)

医院简介 | 资料下载 | 健康讲座 | 院容院貌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7号 邮编:450004

联系电话:0371-66322590 Email:hnitcm@163.com

豫ICP备18040360号 技术支持:维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