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于行践初心,技精于勤谱新篇。8月19日下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第八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党委书记安鸿志出席会议并致辞,院长滕军燕作总结讲话,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赵莉,副院长赵移畛参加,副院长张明利主持会议。
大会在铿锵悠扬的中医经典诵读声中拉开帷幕,22个临床科室主任以五言诗或七言诗形式依次登台推介“专科、专病、专家、专术、专药”,尽展学科风采与文化底蕴。
会上,院领导为荣获“门诊服务奖”“病房服务奖”“中药饮片服务奖”“非药物疗法服务奖”“医疗质控奖”“2025年度郑州市院前急救岗位技能竞赛优秀奖”的26名优秀医师颁发荣誉证书,勉励全院医务人员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心系群众健康,勇攀医学高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勇担使命、再立新功。
受表彰的优秀医师代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河南省名中医、心血管一科主任王守富教授,结合自己38载临床工作经历,从“医德与医术”“中医与西医”“传承与创新”三个方面讲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乃至名医大家”。门诊综合治疗室青年医师张智英分享了融入医院大家庭后的所感所悟、从医初心和成长体会。
安鸿志代表院党委向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无私奉献的全体医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一贯关心、理解、支持医师职业的家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安鸿志指出,过去的一年,是全院医务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书写华章的一年,全国名中医王阶传承工作室、岐黄学者赵瑞华名医工作室落户我院,“百名骨干医师”培养计划稳步推进;“郑州市120急救站第70号站”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外科、骨伤科、泌尿外科等联合攻关的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成功开展;3.0T核磁共振等高端设备全面投用,中西医协同实现“1+1>2”的实践效应;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结着大家每一次临证接诊的严谨专注,每一台手术治疗的坚守担当,每一个值守夜晚的辛勤付出。结合医院下一步工作,安鸿志要求全院医务工作者,一要永葆医者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新时代使命召唤,把对卫生健康事业的赤诚热爱转化为守护生命健康的实际行动。二要精进医疗技术,既要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又要掌握现代诊疗技术,打造“中医有特色、西医有协同”的诊疗优势。三要弘扬高尚医德,以清正医风擦亮医院最鲜明的底色,赢得患者信任和社会尊重。四要勇于担当作为,主动投身医院改革发展实践,奋力开创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筑牢健康根基作出更大贡献。
滕军燕指出,大会表彰不仅是对优秀同仁的褒奖,更是对全体医者的礼赞。66载风雨春秋,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我院从建院之初的4名中医、1名西医、2名科技人员和4间门诊,发展到如今设有90个专科门诊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涌现了一大批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医师,才使得我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扛起转型发展的大旗,争得弯道超车的发展大势,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滕军燕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一要自立自强方能赢得主动,人才资源是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院则强,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让人才活水充分涌流。二要深耕实业方能行稳致远,要精准定位、错位发展,确保每个重点专科都拥有独特的“标签”;要凝练病种、打造品牌,做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科;要汇聚资源、潜心科研,把科研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才能拔高医院发展的“能力层级”。三要团队引领方能制胜未来,科主任要主动为青年医师铺路搭桥,将科室打造成为“人才孵化器”;青年医师要将所谓的“瓶颈期”转化为个人的“蓄能期”,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要锻造出一支支视野开阔、敢闯敢试、梯队合理的精良团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四要千锤百炼方能玉汝于成,今日锤炼的技艺、积淀的仁心、打磨的细节,终将在未来化作迎接“国考”“三甲”“双核心指标”等各项考核的底气,也终将成就“大医精诚”的篇章。
全院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受表彰的优秀医师及新入职医师、规培医师代表参加表彰大会。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中国医师节”为新起点,赓续岐黄薪火,勇担时代使命,为守护群众健康积极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白 华 审核:赵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