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吞咽障碍)是指因口腔、咽喉或食管等功能受损,导致食物或药物无法安全有效地输送到胃里。如果您照顾的长辈在吃饭喝水时经常呛咳、用餐时间很长,或饭后声音变浑浊,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吞咽障碍。这时候,喂饭喂药都需要格外注意方法。
今天,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护理部主管护师周伟,为各位患者及家属提供这份照护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 核心原则“三不要”
不要“硬灌”与“干咽”:
切忌让老人一次性吞下大量水、药或食物,非常危险。
避免饼干、蛋糕等易掉渣的干食,以及汤圆、年糕等黏性强的食物。
不要“随便碾碎药片”:
许多药片(如“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碾碎后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增加毒副作用。不确定时,务必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不要“躺着吃”:
平躺时吞咽最困难,极易呛入气道。

二、 安全操作“三要”
一要“备对食物与药物”
食物:首选细、软、碎的糊状或半流质食物,如粥、蛋羹、菜泥、面糊。它们密度均匀,不易残留,最容易安全吞咽。
药物:在医生或药师允许下,可将药片用少量果酱、稠酸奶等调成糊状,以方便吞咽。
二要“用对工具与方法”
工具:建议使用柄长、口浅、容量约5–10毫升的钝边小勺,便于控制每口分量。
姿势:
能坐起的尽量坐直,身体微向前倾,颈部略屈;
卧床者需抬高床头30°–40°;
偏瘫老人应在患侧肩部垫枕,食物从健侧嘴角送入。
方法:
小口慢喂: 每次只喂“安全一口量”(约5–10毫升,具体安全容量建议由护士通过专业测试确定),确认完全咽下后再喂下一口。
放对位置: 将食物或药糊轻轻放在舌根处或健侧颊部。
营造轻松环境: 保持进食环境安静,避免在进食时说笑或催促老人。

三要“做好进食前后护理”
餐前:帮助老人放松精神,保持愉快情绪。
餐后:用温水漱口或清洁口腔,清除食物残渣。
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以上,防止食物反流。
全程观察:一旦出现突发呛咳、声音变哑、呼吸急促、面色发紫等情况,立即停止喂食/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三、核心提示
周伟提醒患者家属,安全照护的基石在于 “小口、慢喂、不乱碾”,您的耐心、细心和正确的方法,是守护长辈安全与健康的关键。任何不确定的情况,咨询医生、护士或药师都是最安全的选择。
(供稿:周伟 审核: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