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要闻 >> 新闻内容动态要闻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毕福高:寻求古训 注重实践 终成中州“神针”

发布时间:2018/6/14    浏览次数:5550    选择字号:   

核心提示:

出身中医世家,幼年熟读《中医入门》《医学心悟》《药性赋》《汤头歌》《脉诀》等,16岁开始随父学医,21岁即立楣悬壶,声誉闾里。他擅长运用针刺技术治疗各种疾病,发明“一穴三针针刺环中上穴”治疗多种疾病,有效解决坐骨神经痛长期疗效不佳的学术难题,属针灸界一大创举。

一、基本情况:

少即学医,熟知经典,尤擅针刺

毕福高(1923年~2009年),男,汉族,河南商水县人,研究员,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专家,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出身中医世家,8岁时在杨营村读私塾,每天私塾放学回家,父亲毕同中(晚清秀才,医德兼修,仁术济世,名著乡里)看病、他抓药,晚上在油灯下偷偷翻阅父亲收藏的《中医入门》《医学心悟》《药性赋》《汤头歌》等章章句句,铭记肺腑。16岁,他就开始随父学医,21岁即立楣悬壶,声誉闾里。

他曾任河南省针灸学会会长,河南省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因针灸治病疗效显著,他被誉为“毕神针”,名闻遐迩,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省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对中医学术孜孜以求,先后获省、部、厅级科研成果奖8项,撰有《针灸治验》《中医大全》等专著。

二、学术思想:

辨证首辨经络,精研针刺手法

▲寻求古训,强调经络理论

《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毕福高认为,经络学说的起源和针灸的关系十分密切,经络学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以针灸为最早,其后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才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科中去,所以经络学说从孕育、诞生到发展,皆与针灸息息相关。如失去经络学说的指导,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依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关系到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毕福高十分重视临床诊治,经常强调经络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并以此作为衡量医术高低的标准。他认为临证辨证首先经络为要,“得之则为良医,失之则为粗工”。经络既是“所网维统纪于其间”者,也是阴阳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体百形,表里相应,脉络相通。”因此,毕福高将辨经络作为临床诊病察证的主要方法之一。

▲注重实践,精研针刺手法

毕福高不仅理论功底深厚,同时临床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是取效之关键,尤其在治疗脏腑病时,运用补泻手法,疗效确比不用补泻手法为佳。他在临床上应用双手施术爪切进针,病者往往毫无痛感,然后以全身之力运于右手持针腕部,继而运之拇指、食指、中指进行施术,其手法特色成为他的一个诊疗特点。通过其常用的“流气法”“提气法”“龙虎交战”及“子午捣白”等运用补法和泻法交错组合以及“运气法”“纳气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源”“龙虎升降”等补泻和行气的相互运用,再加上注重辨证,治疗灵活,审证精切,随机达变,故常获效神速。

他创造“腕弹点刺,提插补泻”针法,以“雀啄术”外叼内啄,犹如雀鸟啄米叼食之状,针法炉火纯青,弹刺之术,跌宕起伏,手法娴熟效佳,立起沉疴,其运用“环中上穴”治疗二阴病,以独特提插捻转补泻手法施术,并针尖向内侧稍倾斜5度~10度,针感可根据针刺方向不同,达到不同部位,可达到前阴、肛门等。

对于针感,毕福高也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提出手法成败主要关键在于:①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分明,提插均匀;②刺激须适度;③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④须嘱病者留意针感,以免忽略轻微的感应,但不要暗示;⑤如果施术目的未达到,结合25分钟~40分钟的留针,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针灸立方严谨,主张“少”“精”原则

毕福高认为,针灸处方配穴,也和内科处方用药一样,有其一定的组成规律,绝不是病在哪里就针哪里,而要整体辨证,识别标本,权衡缓急。常常一针一穴即可起痼疾,一般以局部和邻近病所的腧穴为主穴,以经络循行所到处四肢的腧穴为配穴进行处方,选穴精练,层次清晰,反对取穴庞杂,主张取穴少而精,宁缺毋滥。他发现“环中上穴”针法,一穴三针不同角度取穴治疗多种疾病。其选穴施针,谨奉“根于脏腑,调气为先”,以华佗夹脊穴为基础,探索推出一套较为安全、效佳的“新夹脊穴组”,进针方便,针感灵敏,更易激发督脉及膀胱经之经脉之气,又可调达各脏腑之气,对于治疗蛛网膜粘连性瘫痪、脑中风后遗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麻痹症、大脑发育不良等病,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

三、医德医风:

选善本,勤于学,重实践,品术端正

学医之初,父亲就语重心长地对毕福高说:“学医绝非易事,需精诚苦学,方能为医;德上要做到珍惜病家之苦,珍惜患者对医者的信赖,拯救患者,如林中救火,要珍惜患者求医的一片希望。”

在学医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善本,探奥秘,追医源。学习中医首先自己要掌握古文为根基,祖国医学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择善本学极为重要。理、法、方、药每一学科都要熟练死记硬背,真正掌握了,自然临床中熟能生巧。二是勤于学,精于思,辨明泾渭。脉书不厌千回读,熟读精思想自知。思,就是辨明异同,找出规律,寻觅准绳。熟读精思还不够,有思而不解的问题,还得勤于问。三是重实践,究成败,积累心得。习医者诊脉,以求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你的技能,实践中必有成败,要学会从实践中认识所学和验证所学,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尤其是疑难病症的处方,要将理、法、方、药一一叙明,日积月累必然有益,否则不进即逝。四是“品术端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同道,要吸取别人的长处补充自己的短处,不要评头论足,治病救人重于医德仁术,不以技谋财,苦害乡邻。(来源: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毕氏神针”传人毕巧莲简介:

针推科-毕巧莲.jpg


毕巧莲

科室:针灸推拿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历

毕巧莲,1962年出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针灸学会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委员。在研课题2项,专著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省级成果壹等奖1项,叁等奖2项,厅局级成果4项。

专业特长

擅长运用“毕氏”独特针法与中药结合治疗中风偏瘫(脑血管疾病)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面瘫)、三叉神经痛、头痛、眩晕、失眠、落枕、肥胖症、耳聋耳鸣、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小儿脑瘫、坐骨神经痛、急慢性腰扭伤、胃痛、腹痛、呃逆及前列腺炎、遗尿、尿潴留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各系统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上午




医院简介 | 资料下载 | 健康讲座 | 院容院貌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7号 邮编:450004

联系电话:0371-66322590 Email:hnitcm@163.com

豫ICP备18040360号 技术支持:维康软件